目录
要点
- YouTube 正在实施新规则,要求创作者披露是否在视频中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器,以保护观众免受潜在的虚假或误导性信息的影响。
- 用户不能盲目信任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需要意识到这些内容可能会被更改或综合创建,从而促使他们进行额外的研究。
- 披露政策使 YouTube 用户比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更具优势,因为观众会知道他们的信息更有可能准确,从而增加留住观众的机会。
人工智能是一个了不起的工具,可以帮助创作者完成他们需要的几乎任何事情。 然而,使用人工智能存在一些危险,这就是 YouTube 介入帮助保护 YouTube 社区的原因。 继续阅读,了解为什么在 YouTube 上使用人工智能披露对您很重要,无论您是用户还是 YouTuber。
YouTube 要求创作者披露人工智能内容
随着人工智能的使用变得越来越普遍,YouTube 认识到它需要实施超出其社区准则的新措施。 进入2024年, YouTube将推出新规则 要求 YouTube 用户披露他们是否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器来创建视频。
对于人工智能生成的任何视频,YouTube 都会在描述面板中放置一个标签。 此外,如果平台认为视频中呈现的信息属于敏感信息,则会向视频播放器应用附加标签。
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确保对观众的保护,因为当涉及人工智能时,可能会产生虚假或误导性信息。 它还将使人工智能不会将自己的虚假数据消化为事实,这将有助于减少错误信息。
YouTube 社区由两类人组成:用户和 YouTubers。 这两个群体都会受到人工智能的负面影响。 然而,这两个群体现在将受到 YouTube 在视频中披露人工智能内容的新政策的保护和帮助。
对于用户
观看 YouTube 视频时最大的恐惧是不知道信息是否准确。 不过,通过让创作者声明他们的视频是人工智能生成的,用户可以了解到他们正在观看经过修改或合成创建的内容。
这意味着该内容并非百分百人造。 在此刻, 用户不应该盲目相信人工智能。 他们可以承认这些信息可能具有误导性,他们可能需要进行研究。
此外,这还为 YouTube 提供了允许用户过滤内容的潜在能力。 例如,如果用户只想观看人造视频,他们将能够从搜索中删除人工智能内容。 然而,截至 YouTube 宣布人工智能内容披露时,这一特殊功能尚未建立。
对于 YouTube 用户
在当今技术先进的世界中,YouTuber 开始发现自己不仅要相互竞争,还要与人工智能竞争。 然而,最大的困难是有多少观众很难区分什么是人类创造的,什么是人工智能生成的。
通过让任何上传合成或修改视频的人披露这一事实,它为 YouTube 用户提供了优势。 他们将能够让观众继续观看他们的内容,因为用户会知道,与人工智能相比,这些信息更有可能准确。
最重要的是,YouTube 允许音乐合作伙伴提交删除冒充个人(包括面部或声音)的人工智能内容的请求。 当涉及模仿艺术家声音的音乐时,他们还可以提交删除请求。
随着人工智能的开始进步,所有网站和平台都有必要采取措施确保用户的安全。 对于 YouTube 来说,这也包括其创作者。
总而言之,人工智能可以成为一种很好的利用资源,但有时重要的是要了解您所看到的内容不是由人创建的,或者可能不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