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免费增值”应用程序,它们是如何工作的?

现今,我们所使用的许多应用程序都采用了一种“免费增值”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将“免费”和“高级”两个概念结合起来,意味着用户可以免费下载这些应用程序,但若想解锁更高级的功能,则需要付费。这种策略已成为众多开发者通过其软件实现盈利的常用手段。

“免费增值”模式并非新鲜事物

“免费增值”软件是一种将某些功能置于付费墙之后的盈利方式,用户需要通过订阅或一次性付款来解锁这些功能。虽然这个术语在近年来才开始被广泛使用,但这种商业模式作为一种数字商品货币化策略,其实早已存在了很长时间。

对额外功能进行收费的做法可以追溯到共享软件及其各种变体的出现。例如,试用版软件,如早期版本的 Adobe Photoshop 或 Internet Download Manager,在没有购买许可证的情况下,只能使用30天。

此外,还有一些功能受限的软件(crippleware),它们对用户可以执行的操作进行了严格的限制,除非用户选择付费解锁。视频编辑工具通常会禁用整个工具集、设置使用时长限制或在导出的视频中添加大量水印。

然而,随着移动应用程序的普及,“免费增值”模式的应用也变得前所未有地普遍。事实上,它可能已成为智能手机上最常见的应用模式。

“免费增值”应用随处可见

开发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移动应用的盈利。最直接的方式是直接收费。然而,随着应用商店竞争的日益激烈,说服用户购买他们尚未尝试过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困难。

广告是另一种应用盈利的方式,但大多数用户对此感到厌烦。此外,广告也不是确保盈利的最可靠方法。

因此,许多开发者选择第三种方式:即“免费增值”定价策略。几乎所有类型的应用程序,从生产力工具、天气小部件到约会软件,都采用了这种模式。即使是一些摄影应用程序,如广受欢迎的 iPhone 相机应用 VSCO,也会对特殊滤镜和风格收取费用。

像 Spotify 这样的音乐流媒体平台也提供了免费版和高级版。免费版允许用户收听广告支持的音乐。而付费版则提供离线音乐下载、无广告收听以及更高品质的音频流等功能。

大多数云存储服务,如 Dropbox、OneDrive 和 Google Drive,也都采用“免费增值”模式。用户可以获得基本的免费存储空间,并通过付费购买额外的存储空间。

“免费增值”模式的应用不仅限于消费软件,许多知名的企业服务,如 Slack、SurveyMonkey 和 Asana,也都采用了这种模式。

应用内购买与免费游戏的兴起

“免费增值”应用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应用内购买功能。几乎所有应用商店中的移动应用都有提供应用内购买的选项,用于销售额外功能。大多数采用广告模式的应用也都提供应用内购买,允许用户彻底移除广告。

由于这些购买行为与用户的 Google 或 Apple 账户绑定,用户只需点击按钮即可完成购买。因此,许多开发者会使用所谓的“暗模式”来诱导用户消费。这种策略包括在用户首次打开应用时弹出要求解锁额外功能的窗口,或显示一些引人注目(且故意为之)的广告。

应用内购买在“免费”视频游戏中尤为普遍,这些游戏在盈利方面通常采用最激进的方式。与将特定功能置于付费墙后的应用不同,游戏通常采用微交易模式。这种模式旨在诱导用户反复购买各种虚拟物品、角色或游戏内货币。

媒体曾多次报道父母发现他们的孩子在游戏内物品上花费了大量金钱。有些手机游戏甚至会限制玩家在特定时间内可以玩游戏的次数,除非他们选择付费。

“免费增值”模式的未来

“免费增值”模式在短期内不太可能被淘汰。它允许开发者接触到更广泛的用户群体,并降低盗版风险。有些人对使用广告支持的“免费增值”应用版本感到满意,而另一些人则喜欢在购买附加功能之前获得应用的免费试用版。

无论如何,作为一名明智的消费者,了解您所使用的软件的来源以及开发者如何盈利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