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可折叠智能手机的折痕在 2023 年仍然是一个问题

重点摘要

  • 随着越来越多厂商投身可折叠设备领域,这类产品逐渐普及,然而,可折叠屏幕上的可见折痕,可能会影响美观和用户体验。
  • 由于屏幕材料需要在保持结构完整性的同时兼顾柔韧性,解决折痕问题颇具挑战。此外,成本因素及其他特性也加剧了这一难题。
  • 为减少折痕,人们尝试了独特的铰链设计和更坚固的材料,但尚未实现完全无痕的设计。 用户可以选择接受折痕,或者等待未来的技术改进。

可折叠设备正日益成为市场主流,众多制造商纷纷加入这一行列。三星、华为和荣耀等成熟品牌,也相继推出了第三代、第四代乃至第五代可折叠产品。

尽管可折叠智能手机在摄像头技术、充电速度和整体外观设计上日趋完善,但屏幕折叠处仍存在视觉可见且触感明显的折痕。许多用户认为,这一缺陷影响了产品的整体美感。

什么是可折叠显示屏折痕?

无论是内折式还是外翻式设计,可折叠屏幕的折痕都出现在屏幕弯曲处。 当手指划过屏幕时,会感觉到一条锯齿状的线条。折痕是当前硬件技术和工程限制的产物,它不仅影响外观,还会干扰用户体验,尤其是在观看视频或阅读文字时。

折痕的明显程度因人而异,部分用户可以逐渐习惯甚至忽略,但也有部分用户无法接受。 无论如何,明显的折痕都可能降低可折叠设备的普及率,阻碍其成为真正的主流产品。

为什么可折叠显示屏的折痕问题尚未解决?

尽管制造商尝试通过创新的铰链设计来解决折痕问题,但它仍然是一个难以克服的挑战。 这主要是因为屏幕所使用的材料,如超薄玻璃和聚合物塑料薄膜,需要在保持柔韧性的同时,确保能够弯曲折叠。

要避免折痕,就需要使用更坚硬的材料,但这可能会导致材料在折叠时破裂。 因此,如何找到一种既能完美折叠,又能长期保持自身完整性的材料,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难题。

此外,折叠屏的研发也受到成本因素的制约。考虑到可传递给消费者的价格范围有限,而电池寿命和相机性能的提升也增加了制造成本,这些都进一步加剧了问题的复杂性。

减少显示屏折痕的改进措施

图片来源:Gavin Phillips/MakeUseOf

尽管折叠屏的折痕问题仍然存在,但业界一直在努力减少其对用户体验的影响,具体措施包括:

  • “水滴铰链”是一种独特的结构设计,它改变了设备的折叠方式。屏幕折叠时,并非形成传统的“U”形,而是呈现泪滴状,从而压缩部分屏幕,最终形成更平坦的表面。这种设计有助于减少折痕的明显程度,但可能会对其他设计方面造成影响。例如,三星在测试中发现,水滴铰链会使手机的防水性能降低。
  • 使用更坚固的材料,使制造商能够在水滴形铰链之外,探索更多减少折痕的方案。例如,在IFA 2023上发布的荣耀Magic V2(如上图)采用了钛合金铰链,旨在保持坚固的同时,使折痕更加平整。

尽管这些努力尚未完全消除折痕,但它们表明制造商正在积极解决这一问题。这预示着,尽管存在挑战,但我们正在不断探索和改进,距离未来手机和可折叠笔记本电脑的无痕设计更近一步。

折叠显示屏的折痕问题短期内难以彻底解决

深入分析可折叠屏幕折痕的根本原因,我们会发现,材料的局限性、工程技术的挑战以及经济因素,都在共同导致这一问题的存在。因此,用户目前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接受并适应这一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不足,要么等待未来技术更新带来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