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中的微交易:争议与现实
“微交易”在游戏玩家群体中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它指的是在电子游戏中需要额外花费金钱购买的任何虚拟物品或服务。正是因为这种付费机制,许多玩家对此持有负面看法。
什么是微交易?
在早期,购买电子游戏的过程相对简单。玩家只需前往科技商店或游戏专卖店,购买适合自己游戏机或电脑的游戏光盘,然后回家安装即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高速宽带和无线网络连接的出现,网络游戏销售逐渐兴起。现在,玩家无需出门,即可通过Steam、Playstation Network、Nintendo eShop等数字商店,甚至是App Store和Google Play Store等移动平台购买游戏。游戏文件会直接下载到设备中,玩家可以立即开始游戏。
然而,数字游戏零售的兴起也带来了游戏内购买或微交易。这些微交易包括在游戏中购买的任何虚拟物品,例如道具、服装、升级、高级功能等等。许多新发行的游戏中都包含微交易,从免费的手机应用到大型开发工作室制作的大作,均不例外。微交易的使用一直存在争议,并且经常成为游戏社区讨论的焦点。
微交易的叠加效应
微交易常常与游戏中随机生成的物品掉落机制相结合。这意味着玩家需要购买盒子或礼包,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随机物品。虽然大多数游戏都提供了免费获得这些盒子或礼包的方式,但同时也提供了用现金直接购买的选项。
围绕这些被称为“gacha游戏”的随机战利品箱,甚至衍生出一个新的游戏子类型,这类游戏通常是免费的手机游戏。它们的灵感来源于日本的自动售货机,玩家投入现金或代币,随机获得一个装有玩具的胶囊。
由于gacha游戏鼓励玩家不断购买,因此玩家可能会在游戏中花费数千美元。在微交易上花费巨额资金的玩家被称为“鲸鱼”。许多gacha游戏都被比作老虎机,只是它们不提供真正的金钱回报。
一些玩家也普遍认为,如果已经为一款高级游戏支付了60美元,那么还需要额外付费才能解锁游戏中已经存在的内容,这是一种贪婪的行为。许多体育游戏都采用了这种模式。例如,《NBA 2K》和《FIFA》系列都有允许玩家收集交易卡以解锁游戏内容的模式。这些交易卡都是随机包装的,每张都需要玩家额外付费。
微交易对游戏机制的影响
微交易的另一个问题是,它们经常会从根本上改变游戏的机制。许多游戏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鼓励玩家购买微交易。对于免费游戏,它们会通过限制玩家在特定时间段内可以游玩的次数,或者频繁展示广告来达到这一目的。
许多手机应用还采用“黑暗模式”,这些模式旨在操纵用户,使其做出非预期的操作。这可能表现为按钮的位置,或者屏幕上项目的颜色。
这种机制上的改变也适用于大型游戏。许多游戏会刻意放慢游戏进度,增加某些物品的稀有度,或者限制玩家进入某些区域,除非玩家为特殊物品或加速道具付费。这种情况在大型多人在线游戏(MMO)中非常常见。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Bethesda Game Studio的《辐射76》。这款游戏在发布时遇到了许多技术问题,但玩家最大的不满之一是微交易的存在。许多游戏内物品在Atom商店中以离谱的价格出售, 欧洲玩家 发现,一件简单的圣诞老人服装售价高达20美元。他们还出售为购买者提供游戏内优势的物品。
采用提供游戏优势微交易的游戏通常被玩家称为“付费获胜”。这意味着并非每个玩家都处于公平的竞争环境中,花钱的玩家可以获得更好的装备和能力,游戏的胜负更多取决于谁花的钱多,而不是谁的技术好。
存在一个灰色地带,一款游戏可能会为那些花费10小时升级角色的玩家提供一些优势,同时也允许一些玩家花钱跳过这10小时的升级过程。这似乎尚可接受,但如果升级过程需要花费1000个小时,除非玩家花钱跳过,那又该如何看待呢?
并非所有微交易都是“付费获胜”
然而,并非所有的微交易都是负面的,或者不受玩家欢迎。一些微交易不会影响游戏玩法,也不属于“付费获胜”的范畴。
一个很好的微交易模式的例子是广受欢迎的“大逃杀”游戏《堡垒之夜》。这款游戏在所有平台上都是完全免费的,这也是它能被各个年龄段的玩家接受的原因之一。它所有的收入都来自纯粹的装饰性微交易。这意味着玩家无法通过付费来获得游戏内的优势,他们只能购买服装、舞蹈动作和其他改变角色外观的物品。每个人都处于平等的竞争环境中,没有人可以通过花钱获得优势。
其他一些在线游戏,例如《Dota 2》、《反恐精英:全球攻势》和《守望先锋》也采用了不被许多玩家鄙视的微交易模式。所有这些游戏都只出售装饰性物品,这意味着付费更多的玩家不会拥有任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