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语言、文本到图像以及文本到视频模型方面的最新进展,使得生成超逼真的内容成为可能。这些内容常常让人难以分辨,甚至与人类的真实创作混淆。
虽然这是一项技术上的巨大成就,但也模糊了真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文本和视频等数字内容,正在掩盖真实的体验。以下是人工智能如何制造现实幻觉的一些方式:
1. 有人将人工智能生成的虚拟角色视为真实人物
人工智能虚拟恋人(女友/男友)应用程序变得前所未有的逼真。这些应用通过人工智能生成的角色来模拟恋爱关系,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定制这些角色。有些人倾向于具有复杂特征的类人角色,而另一些人则喜欢复制虚构的人物形象。
大多数人使用约会模拟器来排解孤独感。这些应用程序基于现代自然语言处理(NLP)和大语言模型(LLM)运行,能够模仿真实的人类对话。因此,用户感觉与这些人工智能伴侣之间建立了“联系”。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工智能女友和男友应用程序通过延续对人际关系的有毒观念,反而加剧了社会隔离。用户期望他们的伴侣能够符合他们虚构的人工智能角色设定。有些人甚至与人工智能生成的伴侣“结婚”,完全放弃了真实的人际关系。
2. 聊天机器人提供虚假的情感支持
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进行心理咨询变得越来越普遍。人工智能平台从数据集中提取心理健康建议,并利用大型语言模型模仿人类的表达方式。虽然它们的输出内容往往中性和通用,但许多人选择使用人工智能工具,而不是花费金钱接受心理治疗。
除了人工智能的便捷性之外,有些人更喜欢信任不带偏见、公正的算法。他们对向他人倾诉个人问题感到不自在。即使与有执照的专业人士交流,也可能存在沟通障碍。
不过,将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视为治疗师是存在风险的。人工智能无法真正理解您的处境,它只是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来理解输入,并根据其数据集给出相应的输出。如果您需要心理健康方面的建议,请咨询有执照的治疗师或精神科医生。
3. 用户通过语音合成模仿他人声音
文本转语音和语音转语音模型的进步,导致价格低廉、易于使用的人工智能语音生成器兴起。它们可以生成听起来非常自然的语音输出。根据输入的质量和模型的复杂程度,任何人都可以准确地克隆另一个人的声音。
开发人员经常使用人工智能语音生成器来合成视频配音,为虚拟角色添加语音功能,或者创建声控应用程序。相较于从头开始录制,这些方法成本更低。与此同时,有些人利用语音生成器来戏弄他人,模仿他们的声音。你可能已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些虚假的歌曲翻唱。
但是,不要低估人工智能语音生成器所带来的安全风险——诈骗分子正在利用这些工具散布虚假信息,并进行社会工程攻击。即使是精通技术的人,也可能会不小心被人工智能合成的声音所迷惑。
人工智能驱动的语音、图像和文本生成工具的广泛应用,使用户能够在网上创建全新的虚拟身份。以虚拟网红为例。许多人工智能生成的虚拟形象都具有超现实的、栩栩如生的特征——他们可以假扮成真人。
虽然创建逼真的虚拟形象使社会更接近虚拟世界,但也为诈骗分子提供了便利,使他们能够进行更复杂的攻击。他们利用这些技术创建虚假身份,进行身份盗窃和网上约会诈骗。当诈骗分子将这些先进技术与心理操纵结合使用时,他们能够欺骗更广泛的受害者。
更糟糕的是,一些受害者陷入了错觉,认为他们可以与人工智能角色建立真实的联系。对陪伴的渴望蒙蔽了他们的判断。他们选择忽视一个事实:操纵这些角色的陌生人并不关心他们。
5. 人工智能内容充斥搜索结果页面
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对内容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个人作家、营销机构、内容工厂,甚至一些正规出版物都在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来加速写作过程的方法。毕竟,先进的大语言模型可以在15秒内生成一篇500字的文章。
作家使用人工智能存在一些符合道德规范的方法——问题在于,大多数创作者都希望快速产出内容。过度追求速度会牺牲质量。人工智能从其训练数据集中抓取信息,而不会进行事实核查或比较资源。因此,输出的内容往往缺乏原创性,并且可能具有误导性。
更糟糕的是,许多省力的人工智能文章仍然通过先进的搜索引擎优化(SEO)技术获得高排名。大多数人甚至没有注意到哪些谷歌搜索结果是人工智能生成的。他们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阅读和引用了误导性的、不符合事实的信息。
6. Deepfakes 破坏个人声誉
人工智能驱动的生成模型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模仿他人的特征、声音和行为。以TikTok上一个以“汤姆·克鲁斯”为主角的视频为例。如果该账号没有明确声明这是一个深度伪造视频,那么数百万人会相信它是真实的。
但并非所有人都像他们一样诚实。诈骗分子利用深度伪造视频传播误导性的、具有破坏性的和带有性暗示的内容。他们可以利用必要的编辑技能和工具,制作出几乎任何片段。
7. 沉浸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体验扭曲感官
人工智能模型使得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能够提供更具沉浸感的体验。它们超真实的输出内容能够全方位地刺激感官。随着高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设备的不断发展,其标准的听觉、视觉和触觉反馈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虽然这些体验令人着迷,但过于频繁地沉浸在扩展现实中会扭曲你的自然感官。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平台让你脱离了真实环境。过度接触人工感官刺激会导致更难区分现实和模拟。
一些用户甚至对扩展现实产生了过度依赖。他们更愿意进入根据个人需求、欲望和偏好定制的模拟环境,而不是面对现实世界。
8. 人工智能业务系统制造不切实际的利润预期
人工智能正在改变各行各业公司的运营方式。据福克斯新闻报道,90%的小型企业已经将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整合到他们的工作流程中。与此同时,技术娴熟的专业人士正在探索更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
的确,企业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自动化来提高生产效率,但仅仅依赖这些系统也存在资本过度投入的风险。全面的人工智能系统非常昂贵。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盲目投资人工智能,只会增加你的运营成本,并使得投资回报更加困难。
人工智能并不是成功的万能钥匙。被误导的企业家应该放弃这样错误的观念:用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员工就能够增加利润。如果不进行适当的规划,采用新系统仍然可能导致损失。
划清幻想与现实之间的界限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区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复杂的模型将生成更加真实的输出。对抗这些无处不在的虚假现实的唯一方法是亲身探索人工智能——研究它的功能和局限性。
此外,始终对人工智能持怀疑态度。它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再只是吐出毫无意义的短语,但仍然无法取代适当的研究和良好的判断力。盲目信任人工智能平台只会让你更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