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 加密货币的存在离不开互联网,因为它们依赖互联网来进行安全直接的交易,并确保区块链数据库的完整性。
- 全球互联网中断会导致加密货币交易停滞,因为各个节点无法在全球范围内协调以挖掘新的区块。
- 短信、卫星信号和无线电波等替代技术,在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或许能为加密交易提供支持,但它们仍需要互联网来记录交易并向区块链添加新的区块。
互联网是加密货币的命脉,但如果情况并非如此呢? 考虑到世界各国政府关闭互联网的次数,如果全球互联网瘫痪,加密货币市场会发生什么,这样的设想并非遥不可及。
那么,如果没有互联网,加密货币是否还能存在呢?
互联网在加密货币中的作用
加密货币被视为互联网的延伸,也是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密货币最初的愿景是成为一种数字资产,可以在世界各地的用户之间直接转移,而无需依赖银行等中心化机构,如果没有互联网,这一切都无法实现。
所有区块链技术(用于记录所有加密货币交易的不可篡改数据库)都存在于互联网之上。它分布在数百万个计算机节点中,并以透明的方式运行,允许安全、直接的交易,而无需中间机构。
除非这些节点通过一个统一的网络(即互联网)连接,共同努力以维护数据库的完整性,否则加密货币交易将难以实现。
如果没有互联网,加密货币会怎样?
很难想象一个互联网完全瘫痪的世界。 虽然各国政府可以关闭其管辖范围内的互联网,这通常会对当地经济造成严重的财务影响,但要关闭整个万维网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假设这种情况真的发生,加密货币将陷入停滞。 加密货币依赖互联网来验证新的交易并将其添加到分布在各个节点上的区块链中。 如果失去这个系统,各个节点将无法在全球范围内协调以挖掘新的区块。
一些加密货币可能具备在不依赖互联网,而是使用其他技术的情况下短期运行的弹性。 例如,比特币,只要交易数据能够到达区块链,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它都能继续运行。 然而,这也意味着替代技术必须足够强大,才能在一个区块链上实现全球连接和一致性。
可以驱动加密交易的潜在技术
尽管互联网的完全中断可能会削弱加密货币的运行机制,但某些加密货币的去中心化和适应性或许能使其通过使用替代技术而生存下来,例如:
- 短信:短信服务可以允许用户进行加密货币交易。 用户可以使用标准文本消息发起交易,该交易可以通过连接服务进行验证并记录在区块链上。 Machankura 就是这样一个案例,它使得互联网连接不佳的非洲用户能够使用短信进行比特币交易。
- 卫星:加密交易也可以通过卫星信号传输。 用户只需要一个卫星接收器来处理交易并将其记录到区块链上。 这项技术已经被 Blockstream 所使用,它为偏远地区的用户提供比特币交易服务。
- 无线电:无线电技术也可以用于支持加密交易。 根据 CoinDesk 的报道,2019年,两名比特币开发者使用无线电波处理了比特币闪电支付。 此想法被认为是解决比特币可能受到审查的方案。 如果用于创建网状无线电网络,它将能有效地为加密交易提供动力。
所有这些解决方案都为加密货币提供了一种不依赖互联网的支持方式,并减少了其对互联网的依赖。 如果这些技术在互联网可用时得到广泛应用,并引入了离线挖掘区块的替代方法,那么互联网中断可能不会对加密货币造成太大的损害。
使用替代技术面临的挑战
尽管这些解决方案在互联网断开的情况下看起来可以有效地支持加密货币,但它们都依赖互联网来记录交易并向区块链添加新的区块,这个过程被称为加密货币挖矿。 由于这种情况从未发生过,我们无法确定它们在互联网完全瘫痪的情况下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此外,互联网中断可能会导致区块链碎片化。 每个网络或节点都将拥有自己的副本,这些副本无法轻易地与其他副本同步,从而导致一些交易在区块添加过程中被丢弃。 所有这些替代技术必须在同一个网络上协同工作,才能维持一个功能完整的区块链。
最后,替代技术的技术限制会限制加密交易的范围和可靠性。 例如,前面讨论的无线电波比特币交易速度明显较慢,并且需要成本超过200美元的专用软件定义无线电接收器才能运作。
我们仍然需要不依赖互联网的加密货币
考虑到全球正在向数字化领域快速转变,全球范围的互联网中断不太可能发生。 因此,这并非加密货币开发社区的首要担忧。
然而,针对政府可能出于某种原因审查互联网的情况,应该开发替代解决方案,以增强加密货币为我们带来的金融包容性和主权。
或者,也可以开始使用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