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和亚马逊正在扼杀智能家居中心,这很棒

自从智能家居概念出现以来,智能家居中枢一直扮演着核心控制的角色。然而,由于谷歌和亚马逊的崛起,中枢的重要性正在下降,它们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淘汰。

智能家居中枢:曾是智能家居的大脑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如果你希望通过一个应用程序集中管理所有智能家居设备,智能家居中枢是唯一选择。这些中枢在连接各种设备方面表现出色,从 Wi-Fi 插座到 Z-wave 智能锁,无所不包。它们引入了场景、自动化和便捷的控制面板,使用户能够在专门的界面控制一切。连接到中枢后,不同制造商的设备可以协同工作。即使你喜欢的品牌没有生产某种特定类型的设备,你也不会被限制在单一品牌之内,或是因此而感到沮丧。

智能家居中枢还使 Z-wave 和 Zigbee 设备真正实现了智能化。如果没有中枢,你将无法远程控制智能锁,管理代码也会更加困难。尽管你可以通过制造商的专属应用程序在本地监控和管理 Z-wave 或 Zigbee 设备,但若想扩展其功能,则需要一个中枢。

中枢的缺点显而易见

令人遗憾的是,智能家居中枢市场并不稳定。例如,劳氏完全 放弃了 Iris 平台,还有许多其他中枢不值得用户考虑。智能家居中枢行业的两大巨头 Wink 和 SmartThings 都经历了收购,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SmartThings 目前需要两个不同的应用程序才能使用其所有功能,而且用户常常搞不清楚何时应该使用哪个应用程序,这完全违背了最初“一个应用程序控制所有”的理念。

Wink 的历史可能更令人担忧。该业务最初由 Quirky 所有,但后者破产并将 Wink 出售给了 Flex。而 Flex 又将 Wink 出售给了由 Will.iam 创立的 i.am+

Wink 自 2017 年 9 月以来没有宣布任何新的第三方产品集成,而 Wink 宣布的最后一个新产品(Lookout)是在 2017 年 10 月推出的。更糟糕的是,中枢库存不足是一个常见问题,这一点在 Reddit 论坛的帖子中都有提及。

谷歌和亚马逊正在取代中枢的必要性

值得庆幸的是,谷歌和亚马逊为中枢提供了新的替代方案。Google Assistant 和 Alexa 不仅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语音控制,它们还几乎可以复制智能中枢提供的所有功能。你可以在谷歌和亚马逊的应用程序中设置场景;连接不同制造商的设备;创建分组、流程以及其他自动化任务。

这些语音助手还可以通过 Wi-Fi 或第三方应用程序集成连接到各种设备。如果你拥有 Echo Show 或 Echo Plus,还可以连接到 ZigBee 设备。基本上,除了 Z-Wave 和 Zigbee(用于上述未提及的语音助手设备)之外,你的 Google Home 或 Amazon Alexa 设备很可能可以与你的任何智能家居设备协同工作。

你不仅可以获得单一访问控制和自动化带来的便利,还能享受语音控制带来的优势。鉴于谷歌和亚马逊的规模和实力,你几乎不用担心它们会停止运营。这种实力在 2019 年消费电子展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几乎所有智能家居设备都声称与这些平台兼容。那么缺少什么呢?Z-wave、ZigBee(飞利浦 Hue 除外)、Wink、Smartthings。

不过,未来没有中枢的主要担忧是 Wi-Fi 及其带来的相关问题。

Wi-Fi:挑战与机遇并存

如果连接到网络的每个智能设备都使用 Wi-Fi,你很快就会遇到一些问题。Wi-Fi 的覆盖范围不如网状 ZigBee 或 Z-Wave 设备组。它也不像它们那样节能,而且你连接的设备越多,网络拥塞的可能性就越大。

即将到来的 Wi-Fi 6 标准有助于解决大部分问题。Wi-Fi 6 更容易延长电池续航时间、提高 2.4 GHz 频谱的速度,并能减少整体拥塞问题。

但这毕竟是一个即将到来的标准,并不能完全解决所有问题。谷歌和亚马逊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已经通过加入网状网络为未来做好了准备。谷歌已经推出了自己的网状路由器系统,而亚马逊则 刚刚宣布收购了 Eero,这家公司几乎是网状网络的先驱。

有了网状路由器,你的设备将拥有所需的覆盖范围,拥塞将成为过去的问题。此外,你无需担心运行 2.4 GHz 和 5 GHz 网络以及何时使用哪个。网状网络会为你自动运行,并无缝地为你选择最合适的网络,这对于许多只能在 2.4 GHz 网络上运行的智能设备来说非常有用。

中枢似乎正在慢慢走向衰落,而语音助手已经准备好取而代之。总而言之,这并非坏事,因为谷歌和亚马逊的规模足以应对挑战,并能够推动技术普及,努力降低价格。他们已经整合了中枢的所有最佳功能,同时引入了自己独特的功能,无论是显示你的 最佳照片,还是无需任何布线的对讲系统。

智能家居的实施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而中枢的未来只是事物快速变化的又一个例证。你现在必须愿意承担多少早期采用者的代价才能拥有一个智能家居,而不是等到标准真正成熟之后再入手,而不是只相信那些看似美好的承诺。